
撫順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政府系統開展“辦事難”問題專項整治工作補充方案的通知
撫順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于印發政府系統開展“辦事難”
問題專項整治工作補充方案的通知
撫政辦發〔2018〕41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撫順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政府系統開展“辦事難”問題專項整治工作補充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按照執行。
撫順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8年4月19日
(此件公開發布)
政府系統開展“辦事難”問題專項
整治工作補充方案
根據中共遼寧省委辦公廳、遼寧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遼寧省開展“辦事難”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方案》(遼委辦發〔2018〕37號)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在《政府系統開展“辦事難”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撫政辦發〔2018〕30號)的基礎上,經梳理特制定本補充方案。
一、任務分工
1.嚴厲整治政府失信行為。開展清理償還政府工程款專項行動,依據《關于印發遼寧省清理償還政府欠款專項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遼財經〔2017〕163號)要求,按時間節點完成相關工作。同時,嚴禁實施未經充分論證未落實建設資金的項目,嚴厲查處未批先建、先開工后立項行為,防止發生新的欠款。對30%以上招商引資項日進行抽查,檢查政府履約情況。切實規范招商引資合同管理,防止發生新的違約行為。
牽頭部門: 市財政局、市發改委
責任部門: 市直有關單位、各縣區
完成時限: 按序時進度完成
2. 壓縮辦證時限。駕駛證即辦即給、當場取證,身份證、房產證、護照等辦理時限在現行承諾時限基礎上再壓縮。
牽頭部門: 市公安局、市國土局
責任部門: 各縣區
完成時限: 2018年5月底前
3. 推動簡易核名。在各級行政服務大廳,增設企業自助核名業務,由企業自主完成名稱初步核準,提高效率,方便企業。
牽頭部門: 市工商局
責任部門: 市營監局、市審批局、各縣區
完成時限: 2018年5月底前
4. 提升供電服務。減少辦電環節、優化供電方案、壓縮接電周期,從企業需求出發,制定方案,倒排工期,確保企業工程項目按期、按時獲得電力;保護投訴企業權益,對企業投訴“三指定”情況,一經查實,嚴肅問責。
牽頭部門: 市電力公司
責任部門: 各縣區
完成時限: 2018年5月底前
5. 優化消防審批服務。建立消防咨詢機構,拓寬投訴渠道,明確驗收標準,實行首錯不罰制度,對壓件不辦、壓件不發、權錢交易等問題進行查處。
牽頭部門: 市公安局
責任部門: 市消防局、各縣區
完成時限: 2018年10月底前
6. 實行代辦員制度。各縣區各單位選派干部擔任代辦員,對重點項目進行全流程跟蹤服務,提高政務服務水平。
牽頭部門: 市營監局、市審批局
責任部門:各縣區
完成時限:2018年6月底前
7. 探索開通出國、出境綠色通道。對參加重大項目洽談的國有企業負責人,區別一般性出國、出境,探索快速辦理機制,提高效率,搶占商機。
牽頭部門: 市公安局
責任部門: 市委組織部、市商務局、市國資委、各縣區
完成時限: 2018年4月底前
8. 規范執法檢查。涉企執法檢查事項全部實行“雙隨機、一公開”,通過明察暗訪檢查執行情況。
牽頭部門: 市工商局
責任部門: 市公安局、市國土局、市環保局、市衛計委、市地稅局、市質監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國稅局等有關單位、各縣區
完成時限: 2018年4月底前
9. 規范涉企處罰。行政處罰實行先告知、后處罰,對存在自由裁量權的處罰事項,在處罰后一個月內,由作出處罰的單位進行內部復核,確保處罰公正合理。
牽頭部門: 市政府法制辦
責任部門: 市公安局、市國土局、市環保局、市衛計委、市地稅局、市質監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國稅局等有關單位、各縣區
完成時限: 2018年6月底前
二、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有效解決“辦事難”問題,就是要更好地服務基層群眾,不斷提高市場主體、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要從貫徹落實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指示精神、落實中央巡視組工作要求,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市的高度,站在講政治的大局,切實提高思想認識,抓好工作措施落實。要以9個方面問題為重點,深入排查,對號入座,清倉見底。5月底前要有結果。
(二)要高度重視。市直有關主管部門、縣區政府要牽頭抓總,條塊結合;要明確領導牽頭負責,指定具體部門協調督導,安排工作人員“照單”落買。4月30日和5月15日前,市政府向省營監局報告工作情況。期間,將開展明察暗訪和實地督查。
(三)要摸清況。要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排查其他方面群眾不滿意的問題,組織力量一并整治。要對排查出來的問題進行分類排隊,剖析癥結原因,有效整治。要注意聽取方方面面的意見,尤其是各類企業和基層群眾的反映,切實提高工作針對性、有效性。
(四)要堅決查處。解決“辦事難”問題,要把力度體現在整治上,集中通報、曝光一批負面典型,查處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要從窗口單位、關鍵部門和重點行業領域入手,既要整治問題,更要提升服務水平,選樹先進典型。要全程接受社會監督,在辦事大廳、窗口單位做好宣傳、告知等工作,提升社會知曉率,提高群眾參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