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國發〔2019〕13號)、《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健康遼寧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遼政發〔2019〕22號)和《中共撫順市委 撫順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健康撫順2030”行動規劃〉的通知》(撫委發〔2017〕26號)精神,擬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健康中國戰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建設健康遼寧的工作要求,堅持新時代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以提高全市人民健康水平為核心,以個人自律、預防為主、優化服務、共建共享為基本路徑,強化政府、社會、個人責任,建立健全健康教育體系,普及健康知識,引導群眾建立正確健康觀,加強早期干預,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延長健康壽命,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二、主要任務
(一)提升全民健康素養。
1. 實施健康知識普及行動。面向單位、家庭和個人,深入開展健康知識普及和健康文化教育活動,將健康知識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倡導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養成健康生活方式,掌握健康知識與技能,自覺維護和促進自身及家庭成員的健康。建立市級健康科普專家庫和資源庫。構建健康科普知識發布、傳播和審核機制。加強不良健康信息監管和健康醫療廣告審核,引導群眾通過正規渠道了解健康知識。強化醫療機構健康促進功能,發揮醫務人員等的專業引領示范作用。建立完善健康素養監測體系。開展“健康中國行”、“中醫中藥中國行”等不同主題宣傳教育活動,推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養成。到2022年和2030年,全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分別不低于27%和30%。
2. 實施合理膳食行動。貫徹實施《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實施臨床營養干預,社區醫療衛生機構要加強營養健康監測和營養膳食指導。開展“三減三健”為主題的健康行動,鼓勵全社會參與減鹽、減油、減糖,引導居民減少食用高鹽高糖高脂食品。開展“健康食堂”“健康餐廳”“健康社區”建設,評選出一批示范單位,起到引領作用。到2022年和2030年,成人肥胖增長率持續減緩。
3. 實施控煙行動。推動個人和家庭充分了解吸煙和二手煙暴露的嚴重危害。把黨政機關建成無煙機關。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無煙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工作的通知》(國衛規劃函〔2020〕306號)。發揮領導干部、醫療衛生機構及醫務人員的示范引領作用。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煙草制品。禁止任何形式的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煙草或由未成年人銷售煙草。到2022年和2030年,全面無煙法規保護的人口比例分別達到30%及以上和80%及以上。
4. 實施心理健康促進行動。加強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規范發展社會心理服務機構。廣泛開展心理健康科普宣傳,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和促進。發揮精神衛生醫療機構(市第五醫院)作用,積極推進臨床心理護理服務。辦好撫順市心理援助熱線。開展好心理健康教育“進學校、進單位、進社區”活動。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用人單位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員工(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建立精神衛生綜合管理機制,完善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養水平提升到20%和30%,心理相關疾病發生的上升趨勢減緩。
5. 實施全民健身行動。完善全民健身活動體系,推廣體育健身項目。統籌推進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努力打造百姓身邊健身組織和城市“15分鐘健身圈”,推進公共體育設施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推動形成體醫結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務模式。強化學生、婦女、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體育運動,確保中小學生每天參加體育鍛煉時間不低于1小時,廣泛開展“三健行”活動。實施職工群體工間健身制度,推動殘疾人康復體育和健身體育廣泛開展。到2022年和2030年,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分別不少于90.8%和92.1%,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46%及以上和49%及以上。
(二)維護全生命周期健康。
6. 實施婦幼健康促進行動。針對婚前、孕前、孕期、兒童等階段特點,積極引導家庭科學孕育和養育健康新生命,健全出生缺陷防治體系。完善婦幼健康服務體系,加強婦幼保健機構建設,確保市區及三縣各有1所標準化婦幼保健機構。加強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網絡建設。加強兒童早期發展服務,完善嬰幼兒照護服務和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促進生殖健康,深化婦女兩癌篩查工作。到2022年和2030年,嬰兒死亡率分別控制在4.5‰及以下和4‰及以下,孕產婦死亡率分別下降到13/10萬及以下和10/10萬及以下。
7. 實施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動員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維護中小學生身心健康。引導學生從小養成健康生活習慣,鍛煉健康體魄,預防近視、肥胖等疾病。中小學校按規定開齊開足體育與健康課程。大力開展健康學校建設。完善學生健康體檢制度和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制度。加強青少年近視防治和視力健康管理工作。到2022年和2030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良率分別達到50%及以上和60%及以上,全市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力爭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新發近視率明顯下降。
8. 實施職業健康保護行動。落實用人單位主體責任和政府監管責任,預防和控制職業病危害。完善職業病防治技術支撐體系,三縣各有1家醫療衛生機構承擔轄區職業健康檢查工作。推進“健康企業”建設。加強塵肺病等職業病救治保障。到2022年和2030年,接塵工齡不足5年的勞動者新發塵肺病報告例數占年度報告總例數的比例實現明顯下降,并持續下降。
9. 實施老年健康促進行動。面向老年人普及膳食營養、體育鍛煉、定期體檢、健康管理、心理健康以及合理用藥等知識。健全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優化老年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加快推進老年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和安寧療護等醫療機構建設。完善居家和社區養老政策,推進醫養結合,加強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場所和相關服務隊伍建設。打造老年宜居環境,實現健康老齡化。支持職業院校開設與老年健康相關的專業或課程,加快培養老年醫學人才。到2022年和2030年,65至74歲老年人失能發生率有所下降,65歲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癡呆患病率增速下降。
(三)防控重大疾病。
10. 實施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普及心肺復蘇等自救互救知識技能。對高危人群和患者開展生活方式指導。加強防腦血管疾病機會性篩查,推進“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共管。加強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建設,全市形成協同救治網絡。適時發布腦卒中、胸痛“急救地圖”,打造“區域黃金時間救治圈”。開辟急診綠色通道,實現院前急救與院內急診的互聯互通和有效銜接,推廣普及適宜技術。到2022年和2030年,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別下降到209.7/10萬及以下和190.7/10萬及以下。
11. 實施癌癥防治行動。倡導積極預防癌癥,推進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降低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有序擴大癌癥篩查范圍。落實常見癌癥診療規范和臨床路徑,推進診療新技術的應用與管理。加強死因監測和腫瘤登記報告制度。促進醫保、醫療救助、應急救助、商業健康保險及慈善救助制度間的互補聯動和有效銜接,推廣應用常見癌癥診療規范。到2022年和2030年,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分別不低于43.3%和46.6%。
12. 實施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防治行動。廣泛開展慢性呼吸系統疾 病健康教育活動,探索高危人群首診測量肺功能、40歲及以上人群體檢檢測肺功能。加強慢阻肺患者健康管理,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肺功能檢查能力。到2022年和2030年,70歲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率下降到9/10萬及以下和8.1/10萬及以下。
13. 實施糖尿病防治行動。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識,科學指導糖尿病高危人群降低發病風險。為糖尿病患者提供規范的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落實糖尿病分級診療服務技術規范,鼓勵醫務人員為糖尿病患者開具醫療和健康“雙處方”,促進基層糖尿病及并發癥篩查標準化和診療規范化。推進“互聯網+糖尿病健康”管理。到2022年和2030年,糖尿病患者規范管理率分別達到60%及以上和70%及以上。
14. 實施傳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動。引導居民提高自我防范意識,講究個人衛生,預防疾病。充分認識疫苗對預防疾病的重要作用。倡導高危人群在流感流行季節前接種流感疫苗。加強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結核病等重大傳染病防控,努力控制和降低傳染病流行水平。強化寄生蟲病,控制和消除重點地方病。到2022年和2030年,以鄉(鎮、街道)為單位,適齡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保持在95%以上。
(四)優化健康服務。
15. 實施中醫藥健康促進行動。推廣中醫治未病理念,實施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推進全市中醫院治未病科室建設。鼓勵社會力量規范舉辦中醫養生保健機構。推進中醫臨床優勢培育工程。健全中醫醫療保健服務體系,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提升工程,全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都能提供中醫藥服務。加強中醫拔尖人才培養和中醫??茖2≡\療中心建設。加強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中醫特色康復服務。到2022年和2030年,中醫藥服務體系持續完善,中醫藥服務能力持續提升。
16. 實施健康服務提質增效行動。在實施“大病不出縣”兩年行動計劃的基礎上,建立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三位一體”的重大疾病防控機制,構建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推進區域醫療中心以及區域??浦行慕ㄔO。整合推進區域醫療資源共享。加強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強化縣級醫院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立完善分級診療制度,優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行全行業全方位精準、實時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提升醫療服務同質化程度。加強醫療人文關懷,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到2022年,基本形成15分鐘基本醫療服務圈,2030年,全市整體醫療技術水平達到全省前列。
17. 實施健康信息化推進行動。推動建設全民健康信息平臺。以智慧健康醫療惠民服務和遠程醫療為重點,落實規范和推動“互聯網+健康醫療”服務,建設1-2家互聯網醫院。深化健康醫療大數據在行業治理、臨床和科研、公共衛生等領域的應用,培育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新業態。不斷提高衛生監督執法信息化水平。到2022年和2030年,全市居民對健康信息化服務的感受度持續提升。
18. 實施健康產業發展行動。優化多元辦醫格局,推動非公立醫療機構向高水平、規?;较虬l展。積極促進健康與中醫藥、養老、旅游、文化、互聯網、健身休閑、食品產業融合。支持撫順道地中藥材生產基地建設,增加優質藥材供給。推動中醫藥對外交流。到2022年和2030年,社會辦醫療機構床位數占比達到30%以上,服務量占比持續提升。
(五)促進健康環境建設。
19. 實施健康環境促進行動。向公眾、家庭、單位(企業)普及環境與健康相關的防護和應對知識。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加快推進農村戶用廁所改造工作。推進健康城市、健康村鎮建設。建立環境與健康的調查、監測和風險評估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預防控制環境污染相關疾病、飲水安全、道路交通傷害、消費品質量安全事故、食品安全等。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飲用水水質達標情況明顯改善,并持續改善。
20.實施生活垃圾分類行動。建立完善垃圾分類標準規范體系,積極推動城市垃圾分類。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設施建設,加強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分類回收利用和處置,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
三、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在撫順市“健康撫順2030”行動領導小組下,成立健康撫順行動推進工作組(以下簡稱推進工作組),負責統籌推進健康撫順行動的組織實施、監測和考核相關工作。各縣區要結合實際,健全領導推進機制,研究制定具體工作方案,落實好各項任務。
(二)落實部門責任。各相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將預防為主、防病在先融入各項政策,落實推進工作組確定的工作任務和議定事項。要制定落實《健康撫順行動實施方案》的具體政策措施,細化目標、指標、任務,提出年度工作任務并抓好工作落實。要將有關工作納入“十四五”及今后各個時期的部門發展規劃,持續推動重點任務落實。
(三)開展監測評估和考核。按照《健康撫順行動監測評估和考核辦法(試行)》(見附件2),及時開展監測評估和考核。強化評估和考核結果運用,把《健康撫順行動實施方案》落實情況作為各級黨委、政府和各有關部門工作實績考核的重要內容。
(四)強化支撐保障。落實健康優先發展戰略,切實推進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強財政支持,完善衛生健康投入政策,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資金使用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強化醫療保障制度與健康政策的銜接。加強衛生健康人才培養,充實和穩定基層衛生健康人員隊伍。
(五)動員全社會參與。加強輿論宣傳,及時發布政策解讀,增強社會的普遍認知。鼓勵個人和家庭積極參與健康撫順行動,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各單位特別是學校、社區(村)要積極開展健康細胞工程建設,創造健康支持性環境。鼓勵企業研發生產符合健康需求的產品,增加健康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衛生健康相關行業學會、協會和群團組織以及其他社會組織要充分發揮作用,指導、組織健康促進和健康科普工作。各相關部門要加強信息溝通,互相支持配合,共同推進各項工作的落實。要進一步凝聚全社會力量,形成健康撫順行動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