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9﹞5號)、《民政部關于進一步擴大養老服務供給促進養老服務消費的實施意見》(民發﹝2019﹞88號),按照《民政部 財政部關于確定第五批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的通知》(民函﹝2020﹞13號)要求,圓滿完成撫順市全國第五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城市任務,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撫順和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提升我市養老服務質量,將大力發展養老產業作為加快培育新動能、發展新業態,促進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的接續替代產業。按照“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發展目標,堅持統籌城鄉,突出重點,開拓創新,強力推進我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滿足廣大老年人居家和社區養老愿望和需求,形成有撫順特色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新格局,使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學、老有所樂,提高全市老年人獲得感和幸福感。
二、基本原則
(一)深化改革,放開市場。進一步營造公平競爭環境,積極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推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激發活力。
(二)改善結構,突出重點。補齊短板,將養老資源向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傾斜,向農村傾斜,向高齡空巢(獨居)老年人傾斜,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傾斜。進一步擴大護理型服務資源,大力培育發展品牌化、連鎖化、專業化服務組織。
(三)鼓勵創新,提質增效。樹立健康養老理念,注重管理創新、產品創新和品牌創新,積極運用新技術,培育發展新業態,促進養老服務方便可及。
(四)強化監管,優化環境。完善監督機制,推動行業標準化和行業信用建設,加強行業自律,促進規范發展,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
三、主要目標和主要任務
(一)主要目標。通過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突出問題導向,深化全市養老服務改革,探索解決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發展中的瓶頸問題,形成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經驗。到2021年底,建成功能完善、運營順暢、覆蓋城鄉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充分發揮居家和社區養老在養老服務中的基礎性作用,推進全市養老產業健康發展。
(二)主要任務。
1. 建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推進機制。試點工作由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實施、跟蹤指導、績效考核等各項工作。定期召集領導小組會議,研究和解決重大事項,總結改革試點經驗,創建撫順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的新模式。
2020年,成立撫順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并召開第一次領導小組會議,部署落實《撫順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制定《撫順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中央財政補助資金使用管理細則》和《撫順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改革試點資金分配方案》。各縣(區)成立本地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并制定本地區《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制定本地區《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中央財政補助資金使用管理細則》和《撫順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改革試點資金分配方案》。
2020年至2021年,定期召開市、縣(區)領導小組會議,研究工作目標任務落實過程中的重大事項;檢查中央財政補助資金使用情況和地方配套情況;實施嚴格目標管理責任制,按節點實施監督檢查;審議年度報告,總結試點經驗。
(責任單位:撫順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
2. 培育社會力量供給主體,建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多元供給格局。進一步完善《撫順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運營考評方案》,通過引入社會組織參與運營管理,培育和打造一批品牌化、連鎖化、規?;凝堫^社會組織。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或發放運營補貼等方式,扶持社會組織管理和運營,豐富城鄉社區養老服務供給主體,實現社會資本參與城區居家養老服務占比98%以上,在農村居家養老服務占比達到100%。
2020年,第一批符合施工條件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開工建設,數量不低于8家,形成以中心輻射網點的服務網絡體系。
2021年,完成農村5個養老服務組織建設,引進社會組織運營,規范服務范圍和內容,啟動農村居家養老服務,實現社會資本進入居家養老服務占比100%。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公安局、市應急局、市國資委、市稅務局)
3. 積極培育居家養老服務。對全市失能、失獨、空巢老年人家庭狀況、服務需求及周邊養老機構、居家養老服務組織情況進行摸底調查,掌握詳實的基礎資料,為出臺相關政策提供依據。全市引進培育連鎖化、品牌化居家養老服務組織和企業,重點為有服務需求的居家老人提供專業服務。
2020年,開展全市特殊老年人家庭狀況調查,歸納分析老年人服務需求,注重針對性、實效性,規范服務內容和項目,為老年人提供居家養老急需和常態化的服務摸底調查。培育品牌化經營的居家養老服務基層組織2家。
2021年,為全市特殊居家養老老人服務的品牌化居家養老服務組織發展到5家。
(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文化旅游廣電局,各縣區政府)
4. 保障城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供給。制定《撫順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套建設方案》,通過以縣區政府提供為主、租賃等方式為輔,使城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達到100%。凡新建居?。ㄐ。﹨^和已建居?。ㄐ。﹨^要按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標準,要分區分級規劃或開辟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完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按照老年人口分布原則上按街道(含新賓鎮、清原鎮)建設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26個以上,每個區中心試點建筑面積不低于700平方米,并設置一定數量的護理型床位,且具備助餐、助浴、助潔、助醫、助行和助樂以及嵌入式養老功能,在城區實現全覆蓋。
2020年,制定《撫順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套建設方案》,統一標識、統一裝修樣式,插入嵌入式社區養老護理床位,實現助餐、助浴、助潔、助醫、助行、助樂“六助”綜合功能。
2021年,通過引進品牌化社會組織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運營,社會力量運營比例達到100%。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自然資源局)
5. 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制定《撫順市養老服務人才發展規劃》,確定培育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方向。撫順職業技術學院和撫順市現代服務學校2020年開設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并與專業培訓機構共同開展短期護理專業培訓,計劃分期培訓達1000人。繼續落實好《關于開展老年服務與管理類專業畢業生入職養老服務機構補助工作的通知》(撫民發﹝2018﹞111號),審核確定入職養老機構或居家養老服務的專業畢業生數量,以確保養老服務人才補助政策落實。
2020年,制定《撫順市養老服務人才發展規劃》;撫順職業技術學院和撫順市現代服務學校新設立的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進行第一批招生,與專業培訓機構共同開展短期護理專業培訓,完成300人培訓任務。
2021年,實現培訓專業護理服務人員700人,兩年共培訓1000人。
(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衛健委,各縣區政府)
6. 完善特殊困難老年人基本服務制度。開展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老人、農村留守老人、空巢(獨居)老人、特困、低保、低保邊緣家庭老人特別是介護、介助老人的排查摸底,摸清老年人分布、分類等相關數據。研究出臺《撫順市特殊困難老年人基本服務制度》,按“助餐、助浴、助醫、助潔、助行、助樂”等“六助”服務內容,明確相關補貼政策。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和補貼方式,使有需求的特殊困難老人享受到相關養老服務,覆蓋率達到100%。
2020年,完成對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老人、農村留守老人、空巢(獨居)老人、特困、低保、低保邊緣家庭老人特別是介護、介助老人的排查摸底。年底前出臺《撫順市特殊困難老年人基本服務制度》。
2021年,具體組織實施,讓特殊困難有需求服務的老年人享受到相關政策。
(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各縣區政府)
7. 大力發展農村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按照統一標識、模式、功能,選擇利用已有農村福利設施,完成5個農村居家和社區(村)養老服務設施建設任務,且建筑面積達200平方米以上。計劃利用農村幸福院改造居家和社區(村)養老服務試點44個,統一標識裝飾并配置必要的設備購置,確保農村居家和社區(村)養老設施覆蓋率達到100%。組建完成5個農村為老服務隊,并統一組織養老服務培訓,購買車輛、入戶洗浴等設備,圍繞“六助”項目,劃定服務區域,明確服務項目和內容,開展符合農村老年人需求實際的居家養老服務,實現覆蓋全市農村老年人。
2020年,完成農村特殊困難老年人的調查摸底;完成養老服務人員培訓任務。
2021年,完成農村養老服務試點基礎設施建設和配備附屬設備任務,農村居家養老服務全面實施。
(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公安局、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區政府)
8. 建立完善全地區居家養老智慧服務平臺服務功能。制定《撫順市養老服務智能管理信息平臺實施方案》,進一步完善服務和管理功能,實現市、縣(區)、服務組織、老年人家庭多點聯網,形成管理和服務兼備的為老服務網絡體系。
2020年,制定完成《撫順市養老服務智能管理信息平臺實施方案》,年底前完成信息平臺招投標、配套設備購置、平臺軟件研發和運用調試工作。
2021年,完成中心平臺與各用戶端聯網并正式啟用。
(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縣區政府)
9. 持續推進居家和社區的醫養融合。制定《撫順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醫養融合方案》,將醫養結合融入到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中,讓老年人享受居家和社區醫療服務,同時也能享受到醫療保障的相關政策。要通過醫療機構與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組織簽約合作、家庭醫生與老年人家庭簽約服務等方式,為老年人開展多種助醫服務。同時,將醫療資源融入到智能養老服務網絡管理中,通過線上線下及“點菜式”開展醫療服務。
2020年,制定《撫順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醫養融合方案》。搭建完成醫養結合工作平臺與智能養老服務平臺對接。
2021年,充分利用現有醫療資源和社會資源,使有需求的老年人享受到醫療服務。
(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市醫保局、市財政局,各縣區政府)
10. 建立完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標準化體系。制定《撫順市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標準化實施方案》,統一設定標準、裝修、購置服務設備。制定《撫順市居家養老服務標準化實施方案》,統一服務項目、服務標準、建立評估機制。實現基礎設施標準化和運營管理標準化,工作服務人員和管理服務標準化,服務內容標準化。
2020年,制定《撫順市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標準化實施方案》,年底前出臺《撫順市居家養老服務標準化實施方案》。
2021年,完成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組織服務標準化和服務標準化的評估驗收工作。
(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各縣區政府)
11. 探索為參與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的老年人投保意外傷害險機制。制定《撫順市社區養老服務意外傷害保險實施方案》,積極推進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把符合政府購買服務政策老年人納入服務范圍,符合參與社區服務的特殊老年人投保意外傷害險率達98%以上。
2020年,制定并落實《撫順市社區養老服務意外傷害保險實施方案》,參保率達到95%以上。
2021年,參保率達到98%以上。
(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各縣區政府)
12. 探索養老服務組織和老年人誠信體系建設。出臺《撫順市養老服務組織和老年人誠信體系建設實施意見》,將養老服務組織誠信考核及被服務老年人誠信行為納入我市為老服務信息管理平臺,建立全市養老服務機構和居家養老服務組織信用報告制度,覆蓋率100%。
2020年,出臺《撫順市養老服務組織和老年人誠信體系建設實施意見》,將養老服務組織誠信考核及被服務老年人誠信行為納入我市為老服務信息管理平臺。
2021年,建立全市養老服務機構和居家養老服務組織信用報告制度,覆蓋率100%。
(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各縣區政府)
13. 探索老年人心理健康專項服務。對全市老年人特別是農村留守老人、空巢(獨居)老人、失獨家庭老人進行摸底排查并進行備案統計。委托第三方有資質的心理服務咨詢機構,以全市養老機構和居家養老服務網點社區(村)為切入點,每年安排50場次以上(每場2小時)的心理咨詢服務。拓展養老機構服務,將心理咨詢服務逐漸向老年人家庭延伸,不斷拓展服務的覆蓋面。
2020年,對全市老年人特別是農村留守老人、空巢(獨居)老人、失獨家庭老人進行摸底排查并進行備案統計。年底前完成20場次以上心理咨詢服務。
2021年,全年完成50場次以上(每場2小時)的心理咨詢服務。
(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各縣區政府)
14. 引進國際助老設備,提升為老服務水平。借助我市設立中國(撫順)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項目,引進助老設備、產品、食品、輔助器具等,為我市高效發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提供高速、快捷、便利、高質量的物質保障,促進我市養老服務質量邁上新臺階。將依托全市養老服務平臺,以養老機構、居家服務組織為點,推薦國際助老產品,滿足老年人的需求。
2020年,國外助老裝備采購目錄編制完成,在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中選擇一定的零售網點,推廣介紹養老用品,形成線上線下經營網絡。
2021年,進一步拓寬適老產品推廣渠道,完善經營網絡,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在發展養老服務和養老產業中應有的作用。
(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文化旅游和廣電局,各縣區政府)
15. 創建老年志愿者愛心銀行。在社區(村)建立100個老年志愿者為老服務隊并設立愛心銀行,鼓勵低齡健康老人自愿參與社區(村)內為老服務活動,主要承擔失能失智老人、空巢老人、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人巡視探訪報告制度,增強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供給能力。全市被服務老年人兩年達500人,服務達1萬人次以上。同時,要將老年志愿者服務人次記錄在愛心銀行,待以后其自身符合服務條件時,按其累計服務人次返還,真正發揮出愛心銀行作用。
2020年,組建完成老年志愿服務隊50個,并在社區(村)開展為老服務,服務人數達250人,服務達5000人次。
2021年,再組建老年志愿服務隊50個,使全市被服務老年人達500人,服務1萬人次以上。
(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文化旅游和廣電局,各縣區政府)
四、試點工作保障措施
(一)實施目標管理,強化任務和責任落實。市政府將改革試點任務分解到各縣(區)政府、市直相關部門,按照項目法推進,并列入市政府2020年和2021年重強抓項目進行考核。市政府督察部門對改革試點工作按照時間節點實時督辦。各縣(區)政府需將改革試點任務分解到各鄉鎮(街道)進行,并納入績效管理。對試點工作履職不力的堅決嚴肅追責問責。
(二)納入發展規劃,完善政策措施?!稉犴樖叙B老產業發展規劃(2019-2035)》將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作為重要內容,把有關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項目列為重點,納入保民生、補短板、重強抓的重要任務,不斷完善符合我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各項扶持政策,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優化養老服務業投資環境,大力吸引社會資本投入。
(三)加強協作,密切配合。建立完善“政府主導、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民政部門要切實履行監督管理、業務指導職責;發展改革部門要統籌安排養老服務業設施建設項目,將養老服務業設施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財政部門要建立穩定的經費保障機制,切實保障改革試點工作的專項經費。其他部門要各司其職,及時解決改革試點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落實相關優惠政策,形成分工協作、整體推進的工作格局。
(四)強化資金管理,確保使用合法合規。各縣(區)政府要切實履行屬地責任,將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所需的建設資金和運營資金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市財政對改革試點所需資金給予適當補助。市財政局、民政局、審計局要加強對上級補助資金使用的監督檢查,嚴禁挪用和擠占。
(五)加強媒體引導,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做好輿論宣傳工作,加強對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重要意義、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的宣傳,調動廣大社會力量參與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爭取社會各界的理解和支持,積極引導社會輿論,堅定改革信心。